【对话】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有效经营与管理会计应用
201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和完善公立医院管理,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引导三级公立医院进一步落实功能定位,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该意见明确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由“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4个一级指标构成,其中“运营效率”一级指标包括“资源效率、收支结构、费用控制、经济管理”4个二级指标和19个三级指标。尤其是“全面预算管理”和“规范设立总会计师”这两个三级指标,直接体现了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上述四个维度的目标一体化统筹,融入医院的日常运行和管理工作,让绩效管理成为重要抓手,目的在于更好地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加快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本刊编委会邀请几位医院院长、总会计师、经济和会计学者,针对公立医院运营、成本费用、资源效率、科研成效等多个专题,畅谈见解,与读者分享。
话题一: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要求公立医院在保持公益性的同时,要练好内功、强化管理,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与私立医院不同,公立大医院在考虑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秉持社会公益第一的原则。那么公立医院应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话题二:据调查,大多数公立三甲医院运营总收入中,直接来自财政拨款的比例不足1/10。医院收入越来越依靠门诊收入、住院收入,而且其中来自医保基金的比例越来越大,显现出医院运行的结构变化。这必然会对医院的运营和管理带来重大影响。新环境提出新难题。站在院长和总会计师的立场,应该怎样面对?
话题三:医院的医疗资源有限,应如何进行配置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功能?院长和总会计师应如何进行短期—中期—长期考虑?存量资源怎样调整?增量资源怎样安排?
话题四:医院应根据《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规范》等制度规定,形成统一的成本核算规范,加强成本核算工作,提升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夯实绩效管理基础。目前,医院财务管理中对管理会计方法(预算、成本、绩效)的应用现状如何?有效应用的条件如何?
话题五:相对于常规成本核算和管理,医保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是否更有助于推动医院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的水平升级?能否助力医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有没有负面效应?
话题六:医院创收导致社会整体医疗费用快速上升,群众实际医疗负担沉重,因病致贫和返贫时有发生。针对医院创收带来的一系列负面问题以及过度医疗造成的资源浪费严重问题,医院应如何面对并解决?
(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作者:王成 李玲 师东武 王立彦 2024年第3期
- 2024-09-11
- 2024-09-11
- 2024-09-11
- 2024-09-11
- 2024-09-11
- 2024-09-11
2024-09-11 17:17